2015年

金沙总站6165地址“新世界-新视野”天文公众系列讲座第五讲举行

2015-06-01    点击:

金沙总站6165地址“新世界-新视野”天文公众系列讲座第五讲举行

2015年5月25日,金沙总站6165地址“新世界-新视野”天文公众系列讲座第五讲在大礼堂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研究员,他同时也是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执委、国际科技史学会执委、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天文学史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科学史学院通信院士。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为什么11世纪的中国没有产生开普勒”,吸引了校里校外众多师生及社会人士前来聆听。

孙小淳研究员首先向参加报告的师生介绍了开普勒以及他的主要成就和事迹。随后,他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璀璨历史。在他的介绍下,大家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技术和对行星运动研究的成就。从汉代《太初历》开始,汉唐之间就一直有大量的五星观测,到了后魏末时期,张子信发现了五星运动的不均匀性,而隋唐之际的星历已经使得五星会回周期准确度大大提高。到了宋代,天文研究以及观测技术达到了领先世界的科技高峰。当时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天文观测记录,著名天文学家,著有《梦溪笔谈》的沈括也一直在对行星运行、星历星表进行研究。然而,为何中国在当时始终不能像西方一样,迈出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关键一步呢?这也正是本次讲座要探讨的正题。孙小淳研究员介绍说,事实上,沈括当时针对火星运动与时用历法不符的现象提出了要对行星进行长期系统的观测进而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计划,但却最终没有实现,他从技术、宇宙论、自然观、星占、政治以及制度方面等多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孙小淳研究员作报告

现场观众提问

孙小淳研究员还通过对比中外天文学家进行天文观测的出发点和政府对观测者的管理支持模式,分析了中外天文学观测发展的不同走向。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的听众们提出了许多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内容涵盖了西方天文研究、五行学说、授时历、天地结构等多个方面,孙小淳研究员针对大家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